心靈永恒的驛站(隨筆)
□ 劉成 人生在世,總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一間驛站。對我而言,這心靈驛站就是老家。老家像陳年的紹興女兒紅,歷久而彌新,篤定而堅毅,味綿香醇,別有一番滋味。
我的老家在浙江文成南田山上一個村子里。童年記憶里的老家是貧窮閉塞的,村民房屋周圍是咧著嘴傻笑的石墻綠瓦。每到下雨天,窗外雨點落在瓦片上的滴答聲,就像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。這時候,我哼唱著自己喜歡的童謠,享受著剛剛出爐的玉米棒子,喝一口冒著氣泡的汽水,哼唱聲加上滴滴答答的雨聲,慢慢填滿了小小的房間和生活,此刻,一股質樸、溫馨、滿足的滋味深入心底。
連接村子的紐帶是石板路。隱見滿目青苔的石板路,斑駁灰色的石頭墻,度過了許多寂寞春秋,堅守成為它們每天的日常。夜幕降臨,當人踩著腳下的石板路,行走在村子里,耳邊響起了蟲鳴鳥叫聲、風穿山林聲、農家雞犬聲,抬頭仰望,星斗滿天,竟給人一種蒼茫之感,讓人體會時間的禪意。
最近,我常夢回老家,夢里面老家還是最初的模樣:院前,那棵鄰居家的芭蕉樹,小伙伴豎起一條長板凳就能爬上去,樹上的芭蕉葉散發著若有若無的清香。遠處,一只只飛鳥在日暮歸來,棲落在房屋門檐上……此情此景讓人心生漣漪,好像自己也置身其中,心里產生了一陣浩渺無盡的時空之感。
今天,村子的石板路已經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,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。四通八達的水泥路,接過歷史的接力棒,笑迎八方來客。水泥路上車水馬龍,一片盎然生機。一棟棟精致、明凈的農民套房,像忠于職守的軍人,整齊地排列在水泥路兩旁。在這片土地上,人們愜意地生活,像鯨魚邂逅江海,像雄鷹翱翔天空,像種子扎根土壤。
時間像個不知疲倦、奔跑不停的運動員,只顧著跑、跑、跑,把我們從一個年輪拉向另一個年輪。從八歲一步步走向八十歲,人的模樣改變了,但老家的模樣沒有改變,仍然活躍在人的腦海里。在老家面前,時間的魔法好像一下子沒有了力量,盡管白駒過隙、春去冬來,她都沒有改變,為我的成長提供滋養,也為我的遠去充當見證。
老家是我的根,老家是我的脈,老家是我揮之不去的眷戀?傆幸惶,我會重回她的懷抱,與她相依為命,永遠不分開。
老家!老家!你是我心靈永恒的驛站,是我靈魂歸真的樂土,是我青春旅途中溫暖的港灣。
老家!老家!今生今世, 我豈能忘記你?